曾德建:心平留學貸讓我實現公益夢
2015年夏天我從人大國際關系學院本科畢業,在心平貸學金的幫助下👩❤️💋👩,踏上了前往美國紐約的求學之路🔔。2017年五月,站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行政學院(NYU Wagner School of Public Service)的畢業頒獎臺上,我被授予了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並獲得學院畢業生最高榮譽——Martin Dworkis Memorial Award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,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ctivities, and public service。該獎項考評學生在校的學術表現🤚🏼🥧,校內活動以及校外公益和公共事務成就頒發,在近400名畢業生中僅評選2名。回顧兩年留學經歷,這無疑是最大的肯定,也意味著我一步步正離自己離心中的公益夢想越來越近。
2015年人大畢業
我對公益🚶♀️➡️,企業社會責任和弱勢群體權益的關註始於我在人大期間的兩份實習。在樂施會北京辦公室企業社會責任團隊,我看到了農業企業對扶貧發展🔔,農民生計和環境保護帶來積極影響的潛力。在商道縱橫,一家中國領先的企業社會責任咨詢公司🚶🏻♂️➡️,我為500強企業評估公益意昂2成果並為企業社會責任意昂2助力,再一次看到企業對弱勢群體和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幫助🐯🤽🏽♀️。我的這些經歷和人大人文情懷的熏陶🥥,讓我相信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自己,也是為了對世界做那麽一點點有用的貢獻🏫。對我而言,這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弱勢群體和那些有需要的人過得好一些,再好一些。不管是通過企業社會責任意昂2🕵🏿♂️,還是在公益組織工作。
來到紐約大學之後,我選擇主修非營利組織管理和公共政策🚤。從專業的角度研究公益組織的管理運行🪙,如何提高組織效益,並利用最少的資源,找到最佳的方案,解決公益和社會問題🏌🏼。在校第一年,我獲得了紐約大學Gallatin Human Rights Fellowship 的資助🛜,自選一個公益課題和公益組織開展暑期實踐🦸🏽。我與紐約一家關註外資企業在華勞工問題的公益組織對接,決定對在上海的一家蘋果手機工廠——昌碩展開調查。而最能夠切身了解工人生活和工作狀態的辦法,無疑是成為他們中的一員🥴。2016年夏🥯,我通過應聘進入昌碩在上海浦東的工廠,開始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工人生活🐙。流水線的工作是枯燥的,我每天在車間12小時,為iPhone手機上3600顆螺絲,月掙3000元,但和工人們一起生活,聽他們的生活瑣事📊,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🚐,這些經歷卻是無價的🤜🏿。回到紐約後,美國主流媒體Business Insider對我的經歷進行了長篇報道,其他媒體如CNBC、德國明鏡周刊👮🏻、網易新聞、騰訊新聞,環球網等也有後續報道和轉發💵。很慶幸,我的經歷讓更多的人對工人的境況有了更多的關註和了解。
2017年紐約大學畢業
從紐約大學畢業後👼🏿,我有幸加入一家紐約的小型公益組織👭,從事勞工權益的國際倡導工作,積累經驗。2019年ℹ️,我獲得了第一份在企業的正式工作🥛,PVH(Philips-Van-Heusen)集團紐約總部的企業責任專員(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Specialist)。PVH集團作為美國財富500強之一,創建於1881年🧎,是全球第二大服裝集團,旗下擁有代表性品牌CALVIN KLEIN、Tommy Hilfiger等。我所在團隊主要負責管理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事務,包括全球供應鏈上千家工廠的合規,勞工權益和環保等🧑🏻🎓。這個全球性的團隊在上海,香港⛹🏻,印度,巴西,荷蘭都有辦公室和同事,紐約總部主要負責頂層的意昂2設計和管理⏏️。
在紐約大學發表演講,分享工人打工經歷
我最近負責的一個意昂2主要關註外籍移民工人的強迫勞動 (Forced Labor)問題🕗。這些從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移民到其他較發達國家和地區,進入到工廠工作的工人🧖🏼♀️,往往因為高昂的中介費用,甚至蛇頭人口販運等犯罪行為🧚🏽♂️,成為強迫勞工。而我的意昂2需要保證集團的全球供應鏈杜絕強迫勞動的存在和避免其形成💅🏽。任重道遠,卻也是充滿意義的一份工作↕️。
從2015年到2020年的這五年裏,我從北京到了紐約,從人大到了PVH,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著自己那個樸實的理想——讓弱勢群體和那些有需要的人過得好一些,再好一些。我很慶幸自己有這段酸甜苦辣的經歷,也堅定未來一定會更好。
衷心感謝,人大心平貸學金的資助🚁,讓我有機會赴美留學,開啟這一段人生的新篇章👳🏽♂️。